web oceans day2

海洋日云研讨:中国-挪威可持续创新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孕育了人类文明,健康的海洋生态对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每年的6月8日是联合国设立的 “世界海洋日”,这一天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海洋议题搭建了平台。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为了可持续海洋的创新。

挪威由浩瀚无垠的海洋环绕,领海面积是陆地面积的6倍。作为传统海洋经济强国,挪威在海洋产业领域拥有良好的声誉,在全球可持续海洋产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两会中,政府报告强调要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挪威驻上海总领事馆、挪威海产局、挪威创新署将举办海洋日主题活动,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基金会、中国航海博物馆等合作单位,邀请更多嘉宾一起在云端澎湃听海,希望本场“云研讨”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蔚蓝大海的科创启发。

在健康、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世界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今在瞬息变幻的商业社会中,探讨可持续发展是否还有时代意义?挪威创新署中国区副总监狄思瑞Désirée Vikse带来解读。

减塑-应对海洋污染

嘉宾:上海生态环境局,环科院水所所长叶建锋,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区域化学品管理室主任,SINOPLAST项目经理陈源博士,NOSCA挪威石油泄漏控制协会主任Eirik Langeland,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海洋保护项目专家杨松颖,WWF海洋大使郭晶晶

1plastic.jpg

海洋是风雨的故乡,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发挥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人类对塑料产品的依赖导致大量塑料垃圾从陆地进入海洋,威胁着全球生态链。

改善垃圾管理和回收等措施,配合以经济刺激和惩处措施,将有助于大幅减少海洋垃圾的数量。在应对塑料和微塑料挑战的领域,中挪科研力量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SINOPLAST中挪合作——海洋废塑料及微塑料管理能力建设项目组还在线启动了一个为期三年的新项目,以减少流入海洋的塑料和其他废物,项目组主管机构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的介绍能为大家带来科研领域的启发。

防止塑料污染,鼓励寻找解决方案,改善海洋的健康,离不开商界的技术。挪威就拥有塑料领域的产业集群,共同为市场提供创新方案。海洋污染问题其实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公益组织也持续发挥着作用。去年海洋日的合作方之一世界自然基金,今年将带来海洋项目的最新动态。在过去中挪海洋日的活动中,世界自然基金会海洋大使郭晶晶就亲自来到现场,发出倡议。一起连线晶晶,看看她今年想对大家说些什么,敬请聆听。

海产养殖创新

嘉宾:挪威工业联合会水产养殖和海洋技术副主席Stål Heggelund,NCE挪威水产养殖技术集群Kari Thyholt,Nordlaks集团传播总监Lars Fredrik Martinussen,Aker BioMarine挪威阿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部门总监Runa Haug Khoury/中国总经理Andreas Thorud

2seafood.jpg

海洋是自然的宝库,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说起挪威,大家可能都会联想起高品质的海鲜。挪威是世界第二大海产品出口国,拥有狭长蜿蜒的海岸线,位列全球第二长,非常适合养殖鱼,有着世界上肥沃的渔场。无论是先进的养殖技术,还是对海洋的管理和法规,都有助于确保这篇水域一直能够孕育高品质的海产。

在海产养殖领域,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挪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从种苗繁育、成鱼养殖到饲料生产和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挪威科技企业如何运用先进技术养育着,极光下快乐的鱼儿?一起去“云游“鱼儿生活的“豪宅”!在养殖场建造领域,中挪合作紧密,中国企业就曾经为挪威建造全球最大深水养殖船。如今,渔业装备中的“巨无霸”,正式起航运输至挪威哈德瑟尔区域,进行深远海三文鱼养殖作业,活动将邀请项目方为大家讲讲背后的故事。

可持续海产

嘉宾:挪威海产局中国区总监博薇娅,挪威海产局市场顾问谢少桢,挪威美威水产(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宛农,挪威莱瑞海产有限公司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谷裕,唯链项目总监唐敏

3 leroy.jpg

海洋是精神的家园,寄托着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挪威位于北欧,临近巴伦支海和挪威海,富饶的海产品资源近在咫尺。长久以来,正因为依海而生,享有着大自然的赋予,人们更加理解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性,这些概念早已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更是商业经营中的核心竞争力。

挪威是全球首个引入可追溯系统的国家,这是海产品管理流程的重要部分,也加强了人们对挪威海产的信赖程度。配额制度则保护鱼群的可持续发展。挪威海产局隶属挪威贸工渔业部,与挪威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合作,推动挪威海鲜市场在中国的发展。近期,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复苏,海产局发起参与了一系列活动,对未来市场表现感到乐观。

绿色航运

嘉宾: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副局级)叶兴,挪威船级社技术专家高玮,中国航海博物馆大使徐莉佳

海洋是交通的要道,为人们提供了经济便捷的运输途径。

海洋已成为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作为航运中心的上海,未来有什么发展方向呢?挪威海工巨头如何通过创新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蔚蓝大海一直是人类对未知世界展开探索的精神向往和重要途径。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大使,帆船奥运冠军徐莉佳也希望通过帆船这项古老的绿色航运,发出倡导。

连线斯塔万格

嘉宾:北欧智慧城市博览会可持续发展总监Trygve Meyer,挪威海产局顾问Jan Alexander,FreiXchange总裁Sigmund Kyvik,Norway in a Box总裁Espen Pedersen,Sparebank银行财务主管Carl Fredrik Hjelle

5Stavanger.jpg

耳畔吹来挪威的风,场外连线挪威海滨城市斯塔万格,这里是挪威船只的维修及后勤保障基地,也是挪威西海岸重要的商港和渔港。这座“中欧绿色智慧城市”中,又酝酿着怎样的可持续海洋技术创新?

在蔚蓝深海边的圆桌论坛上,嘉宾们一起为大家解读前沿议题:海洋可持续管理设备和数字化建设,航运的碳管理,区块链技术与海洋可持续发展应用。

海洋日活动也希望为国际合作搭建互联互通平台,如今跨国交流有了更多创新的形式。为了促进国际合作,挪威就发布了一个官方的搜索交流网站www.theexplorer.no/展示各种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相链接的绿色解决方案,其中海洋是重要版块,在云端一键开启商务接洽。

海洋用时光的潮水造就了我们,使我们百折不饶,富于才智,敏于创新,我们无惧挑战地去探索未知,超越常态和预期,去开拓新的路径。相信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能给可持续发展定义更高标准,携手同行,踏浪前行!

Poster Oceans Day 2